数智赋能创新教学,培训深耕提升教学
-外语部教师参与“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赋能教学创新设计”培训
2025年1月17日至20日,外语部马巧玲、孙瑜两位老师赴广州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何聚厚教授主讲的“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赋能教学创新设计”培训。此次培训旨在帮助高校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,掌握数智赋能教学创新的设计与实践方法,提升教学创新能力,推动一流人才培养。
培训内容围绕“教育数字化转型”和“数智赋能教学创新”两大主题展开,分为多个模块进行详细讲解。何聚厚教授首先从教学创新的目的与内涵入手,解析了教学创新的核心目标,即通过提升学生素质、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助力教育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。何教授还结合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案例,详细阐述了教学创新的关键点,包括课程思政、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等领域的交叉融合,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性教学设计解决教学中的“痛点”问题。
在“数智赋能教学创新”模块中,何教授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。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,构建智能助教和智能学习助手,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化教学。何教授还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AI赋能教学的具体应用,如AI智能体在作文评价反馈、Python程序设计学习助手等方面的实践,帮助参训教师深入理解如何将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,提升教学效果。
此外,培训还涵盖了智能学习助手的设计与制作内容。何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RAG(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)技术构建个性化智能学习助手,如何利用Prompt工具优化智能体的配置信息,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库的构建和智能体的调整,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价。参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,掌握了智能学习助手的设计与制作流程,为今后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马巧玲和孙瑜老师表示,此次培训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不仅拓宽了他们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,还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创新方法和工具。她们表示,将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,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,助力学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。
马巧玲老师结业证书
孙瑜老师结业证书
外语部教师与同行经贸学院教师合影
此次培训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,也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通过培训,参训教师不仅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,还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制作智能学习助手,为今后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。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,老师们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数智化技术,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。
外语部
马巧玲